-
2017年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大纲
2019-03-08Ⅰ、考试性质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1. 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
-
2017年考研农学大纲解析:稳定中见重点
2019-03-08一、2017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综述通过2017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与2016年大纲对比,发现数学科目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没有变化,化学科目中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这两部分的内容也是没有任何变化,动/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课也没有任何变化。可见命题组对农学知识体系的总结认识以及对考生的考查要求趋于稳定。从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一直保持稳定来看,目前农学学科的考试体系已经较为完善,...
-
2017、2016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对照表
2019-03-082017年农学统考大纲终于出炉,为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把握今年的考试方向、掌握复习重点内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通过对农学新大纲与2016年农学大纲要求进行比较,发现农学数学、农学化学中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植物生理部分、动/植物生化部分都没有任何变化,因此考生仍然可以按照原有的思路进行更加系统、更具深度地复习。2017、2016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对照表大纲科目2017...
-
2017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稳定中找变化
2019-03-08一、2017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综述首先,在我们逐字逐句的比对中发现,2017年的历史学考研大纲保持了与2016年的一致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当然是让人感到很欣喜和放松的事情。因为考生之前参照2016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在内容和方向上是完全正确的。尽管2017年历史学考研大纲没有变动,但是仍然需要考生提高横向、纵向梳理考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拿到高分。今年考纲的变化就在于“不变”,这也体现了出题人的...
-
2017、2016年考研历史学大纲变化对照表
2019-03-08大家翘首以待的2017年历史学统考大纲终于出炉,我们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权威、详尽解析大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备考指导,以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把握今年的考试方向、复习重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利于同学们在今后复习中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在逐字逐句的比对后,发现2017年历史学考研大纲与2016年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经历了多年统考实践,历史学的考试内容已趋于完善,因此,相...
-
2017年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
2019-03-08Ⅰ、考试性质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
-
2017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考查内容
2019-03-08五、中医内科学(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二)各论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和临证备要。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关格、消渴、痹证...
-
2017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针灸学】考查内容
2019-03-08六、针灸学(一)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3.腧穴的定位方法。(二)经络腧穴各论1.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概要。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头维、下关、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
-
2017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药学】考查内容
2019-03-08三、中药学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
2017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方剂学】考查内容
2019-03-08四、方剂学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3.“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具体运用。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7.常用剂型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