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汇总
2019-03-09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汇总1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指导(一)2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指导(二)3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指导(三)4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指导(四)5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指导(五)6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法指导(一)7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六)
2019-03-0912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群关系)(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五)
2019-03-09117、努力创建先进文化。(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就是促进全...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四)
2019-03-09108、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原理背诵)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认识论汇总
2019-03-09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汇总1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一)2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二)3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三)4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四)5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五)大学士考试网(daxueshi123.com)提供...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三)
2019-03-09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背诵)(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发展变化)。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二)
2019-03-099、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是重点)(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2)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 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观(一)
2019-03-09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 三个方面。它们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9、...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五)
2019-03-097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
-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四)
2019-03-0914、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